项目简介
湖北某医院是是湖北省卫生计生委重点建设的省级区域性医疗中心,开放床位达到800余张,医院拥有大批优秀技术人才,具有高级技术职称者330人:其中一级主任医师4人,二级主任医师8人,三级主任医师54人;博士、博士后67人硕士490人;正、副教授31名,武汉大学医学院博士研究生导师1名,硕士研究生导师6名,其他院校兼职硕士生导师14人;享受国务院津贴专家5人,省政府专项津贴专家4人,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,市政府专项津贴专家11人,湖北医院拥有SPECT、3.0T磁共振、128排CT、陀螺刀、数字减影仪省首届医学领军人才1人。学院于2018年8月部署了一套WEAS能源监测分析系统,该项目合同金额179万元,涉及电力监测点476个,水表监测点17个,天然气6个。系统上线运行以来每年节约电费及水费共计26万元。
难点痛点分析
(1)现场能源计量缺乏,虽然各楼层用电数据已有计量,但各科室内部的详细用电数据没有进行计量,无法对各耗电单位进行统计分析,寻找节能空间;
(2)人员流动性大,对整体用能的管控不够完善,缺乏系统性的管理措施;
(3)缺少对能耗数据的挖掘分析,缺失各类区域能耗数据统计工作,对整体能耗水平没有一个科学直观的数据评估。
节能效益
(1)提升设备管理水平。系统上线后,经连续4天系统观察发现,院区高压两路进线,共有3台1250kVA变压器为全院供电,对比三台1250kVA变压器运行状况,1#变压器损耗明显出现异常,调整后每天节能空间400kWh。
(2)供热站用能合理管控优化。院门诊楼主要为白天开放,夜晚仅保留急诊区开放,其他区域夜晚照明和插座用电应该为0,但通过历史数据查询发现一楼大厅,234楼办公电脑在夜间仍然有用电,每天晚上18点次日7点,待机耗电0.9kWh,虽然用电量少,但全年累计也不少。
(3)院门诊大厅空调主要在白天门诊开放期间使用,夜间不使用,一般早上8点开启,下午18点前关闭,但通过查询22年1月空调运行数据发现,存在空调费工作时间运行的情况。
(4)门诊楼电梯在21年7月系统上线后发现处于24小时运行状态,白天平均每小时耗电1.2kWh,夜间平均每小时1.4kWh,21年7、8、9月通过系统数据查询发现日均电耗32kWh,从21年10月开始加强对夜间电梯运行管理,停用部分电梯,仅保留急诊区域电梯,日均减少耗电14kWh,针对电梯在夜间运行情况,可以通过设置电流报警来实现夜间电梯运行的监测,加强对夜间电梯的管控。
(5)影像楼中1-2楼空调自21年7月23开始采集数据,到8月12日中断,共有20天完整数据,从7月24日空调耗电量可以看出,凌晨2点空调关闭,小时耗电量从4.6kWh降低至0.4kWh,7月29日夜间耗电量降至0.2kWh,8月8日夜间小时耗电量降至0.8kWh,除这3天以外,其他17天均为空调连续运行存在浪费行为。
非节能效益
实现能耗数据自动抄表,解决目前学校在数据统计工作中人工抄表工作量大且数据不准、实时性低、数据换算麻烦等一系列问题所造成的能耗统计数据的差异。为院区能源管理工作提供数据支撑。
帮助医院实现能源绩效考核。系统可以实现对不同楼层、科室、区域电耗的对比分析,查找负荷、产量、电耗变化的原因,帮助医院能源管理者采取措施降低消耗,促进各科室之间以及各办公室之间相互交流,提升人员的节能意识从而降低能耗。
了解更多节能信息,扫码关注我们的公众号↓